《清风播客》| 请听文章《那条路不再遥远》

来源 :转载| 浏览量 : | 发布时间 :2022-01-20 14:42:56 | 【 打印正文 】


图片

“西双版纳手机台”推出的《清风播客》栏目,通过演绎、朗诵廉政广播文学作品的方式,给大家带来一股清廉、清正的“清明之风”。本期播客黄燕,为大家带来西双版纳州纪委州监委宣传部岩温扁的文章《那条路不再遥远》,希望大家喜欢!

播客 | 黄燕


那条路不再遥远

作者:西双版纳州纪委州监委宣传部  岩温扁

2021年的12月注定是要永载史册的日子。秘境雨林、边陲傣乡,最是生机勃勃、灵动秀美。随着翘首以盼千年的铁路通车,火车开到边陲傣乡,原本就没有多少冬季感的季节,再次驶向芳菲如雨、鸟鸣盈耳的欢乐时刻,无论是寂静乡村,还是热闹边城,都变得更加热情肆意、呼啸奔驰……

西双版纳站6.png

踏平坎坷成大道。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难以抑制住我们一家人带着孩子的奶奶搭乘火车回乡的急切之情。刚进入火车站站台,三岁女儿好奇地指着宛如一条“钢铁神龙”的“复兴号”列车,用稚嫩、激动的声音问我:“爸爸,那是什么?”我连忙抱起女儿,也同样激动地告诉她:“宝贝,那是火车!”跟随洋溢着笑容的人群,踏上崭新而舒适的车厢,祖孙三代人,心潮澎湃。

西双版纳站售票(2版)[00_00_07][20211202-165659].png

火车穿过重峦叠嶂,越过雨林溪谷,在笔直铁轨上一路疾驰。“山的那一边,怎么看也看不到你的笑脸……想起了你,如此美丽,想起了你,如此遥远……”车厢里,不知从哪里传来的音乐,一首阿鲁阿卓的《想起了你》,让我的思绪飞回到那个难以忘怀的时代。

那年我14岁,从未离开过父母,更没有从寨子进过县城。怀揣着州民中的录取通知书,踔厉风发,起航新程,奔向未知的远方。离别前夜,灶台边上,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和外婆几个人围着我一遍又一遍地叮嘱,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担心家里。竹楼外,大雨轻狂,一场又一场从后山顶飘来,洒落在父亲的那片芭蕉林里,敲打在竹楼黑褐色的瓦片上,淅淅沥沥的。第二天鸡叫后,我和父亲带上母亲蒸好的糯米饭和毫糯索,坐拖拉机到镇上赶最早一班客车。这是我第一次乘车离开村寨,一缕忧伤如同南腊河畔的雾霭出现在视野的尽头,深刻而苍茫。从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到泥石掺杂的县道,路面狭窄,崎岖蜿蜒,险象环生,中途站要换几趟车,到站候车买票,一站又一站。破旧的客车喘着粗气,像一头疲惫不堪的老牛,满载乘客和杂物,有时甚至还有小猪仔和鸡鸭那些家禽,摇摇晃晃。司机见人招手就停,乘客上了下、下了上,直到傍晚客车才抵达景洪城。那是我记忆中最遥远的一段路!

南腊河畔.png

考上大学后,老师对我说,去昆明才是出远门哩!昆明有多远?现在知道从勐腊到昆明800多公里,可在那时的老百姓心中,昆明是多么遥远呵!那年我20岁,心慕象牙塔,我背着行李,从边远贫困山区到省城大学报到。在县城旅社睡了一晚,次日凌晨6点,在服务员的叫喊声中,我兴奋地坐上长途卧铺客车,在晨光中驶离了县城的车站。

客车白天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山间行驶,一路熟悉的风景,总算顺利平稳。进入通关到元江一带后,天色渐浓,客车小心翼翼地行驶,一路翻山越岭,一会儿在路边小店添水加气,一会儿在一个不知名地方让乘客下车方便,有时好几辆大客车排队停靠在路边,很久才移动半步。那时候,昆磨高速还没有修通,勐腊到昆明,坐长途卧铺客车需一个昼夜。

大学四年,每逢寒暑假,一想到那段令人昏天暗地的漫漫长路,便不得不打消回家探亲的念头。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家庭贫困、信息闭塞的窘境使得求学道路上充满艰辛,幸好阳光公平的升学考试给了更多人机会。

清风播客1.png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如今,一座座大桥飞架于山谷河流之上,一个个钻山隧道穿梭于茫茫高山峡谷。昆磨高速公路修通后,勐腊到景洪只需两小时,到昆明乘坐直达高快的梦想实现了。从嘎洒机场乘飞机可抵达国内外很多地方。铁路修通后,勐腊与景洪的距离再度缩短,“一小时轨道生活圈”逐渐形成。水陆空铁,从无到有,阡陌纵横,随时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欣赏兄弟州市风土人情,去感受省会城市的繁华气派。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当年看起来很遥远的路,已不再遥远。即使走得再远,归途也依然近在咫尺。

西双版纳站5.png

一路风景,一路惊喜,雨林、村落、竹楼……在玻璃窗前飞速掠过,火车穿过一个又一个数都数不过来的隧道,隧道深远幽暗,但尽头亮光已然可见。不知不觉间,火车已经停靠在勐腊站。我用傣语悄悄问身旁的母亲,晕不晕车?母亲也连忙从窗外凝思中缓过神来,一边起身一边说着:“这是哪里?这么快到勐腊了?”女儿高兴地扑向奶奶怀抱……这一刻让人难以忘怀,永远回味!


播客简介

黄燕.jpg

黄燕,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播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