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让我泪目的事和人

来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纪委| 浏览量 : | 发布时间 :2020-03-04 09:11:25 | 【 打印正文 】

今天终于可以从我所供职的乡镇回城里的家了,坐在同事的车里,还带着已经习惯的口罩一路上,看到路上稀少的人及车辆。

经过近4个小时山区乡镇公路,我们一行终于回到了家。到了小区的侧门我顿时傻了眼,我经常出入的小区大门已经被障碍物封死,上面粘贴着“进出小区必须从大门统一进入”,我只能拎着1个多月没来得及洗的脏衣服向正门走去。

赶往小区正门时,我想到我与许多基层工作者一样,从大年初三就回到工作岗位,参加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持续在岗位上连轴转40余天。

记得今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准备好好过一个年。但一条紧急通知,我和我的同事们就离开了家,在亲人的牵挂和担心中,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防疫”的征程。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没有誓师会,没写请战书,有的只是坚守岗位,穷尽一切办法,绝不让“疫魔”侵扰我山乡!

我所供职的乡镇叫勐往乡,属于勐海县较远的一个山区乡。而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更是一名党员,无论什么时候,服从组织召唤和调遣是我必须做到的。

根据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我乡及时召开党委会,设立疫情防控3个堵卡点,而我被分配到南果河蚌赛河堵卡点,负责这个堵卡点日常运转。这个卡点相邻景洪市,是一条重要的乡道,离乡政府驻地29公里,是一个山区村委会。

南果河村委会共有五个村民小组,蚌赛河小组是离景洪市最近的一个小组,我们就离蚌赛河小组1公里的地点建立了堵卡点。

这个堵卡点设立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发生许多感人的事。

蚌赛河村小组居住的民族是直过民族拉祜族,全村29户人不到200人。以前因交通闭塞,这里的群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的生活,发展较为滞后,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但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的道路、群众的住房、产业发展等问题得到逐一解决。该村小组如期摘掉了贫困帽子,一步步奔向小康生活。

到这个村工作,我们都会亲切地叫他们“老黑兄弟”。在疫情防控初期,他们主动帮我们搭建堵卡点遮阴篷。到了晚上,他们干完农活回家后,还带着自己家的鸡、鸭来杀了煮给我们吃,甚至他们是没有任何组织发起捐款时,自己小组的村民就自觉发起捐款支援武汉。还说是党让他们过上了好生活,现在国家有困难,他们应该支援一下。

大家想想,刚脱贫的他们,其实也还不是那么富裕,但是他们的行动是那么让人感动和骄傲,甚至泪目。

村里的一名党员还对我说:“看到在堵卡点飘扬的党旗,是永恒不变的中国色,有它在我们放心。”

还有其他村小组的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来帮我们值班,还主动对自己小组回来的人员做网格化的管理工作。而我和同事们也发挥纪检监察作用,加强对我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监督保障工作。我选了几个上年纪的老同志,组成了一个暗访小组,对全乡的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等等进行暗访工作,成立暗访微信工作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照片,利用村监督主任进行及时的整改,整改后以我带队进行再次监督检查,确保问题得以解决。

一个愣神的功夫,我已经走到家门口,看到因为疫情防控我许久没见到的妻子,她系着围裙,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在饭桌上摆放的全部是我喜欢吃的菜。见我进门,她一边帮我拿走脏衣服,一边说:“亲,你辛苦了。快洗手吃饭,饿坏了吧。”

此时的我,心里除了愧疚,真的没有其他的东西存在,只是默默地望着似乎咋个也看不够的她。

她接着说:“你们为疫情防,靠一只普通防疫口罩坚守几十天了,虽然你们没有标配的制服,大檐帽,唯有的就一张村民所熟悉和信任的面孔。我想办法买了200个口罩,但由于客车停跑,无法给你带去。现在好了,等你拿回去,发给需要的人。”

望着由于担心我安危而消瘦了一圈的妻子,我忍住眼眶里的泪水,轻轻地答到:“嗯”。

有这样全力支持我们工作的亲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还有什么不能战胜的困难呢?(吴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