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来源 :中共景洪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浏览量 : | 发布时间 :2022-09-22 17:02:20 | 【 打印正文 】


静静的中秋夜,我在勐养留置工作点值守,望着一轮明月,忽然想起了我的父亲,一个平凡而倔强的小老头。

父亲的童年很不幸,两岁祖父去世,祖母改嫁,他成了孤儿,跟随姑母生活,放牛长大,吃尽了生活的苦。21岁的他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从老家支援边疆建设来到西双版纳,并将这一生奉献给了边疆的建设。父亲的命运颇为坎坷,异于常人,直到晚年才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这样的经历,也造就了他异于常人的性格,是非分明、坚韧不屈。

父亲一生嫉恶如仇、性格倔强,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支边的父亲初到农场工作,就因为能吃苦、有闯劲,二十多岁就入党并被提拔为“连长”,后来长期任基层党支部书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条件比较艰苦,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野菜,油星都见不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他当年的真实写照。有些知青不安心工作,父亲就不厌其烦地一天吹着破口哨督促知青上山劳动,以致后来很多知青告诉我:“当年我们背后都叫你父亲讨厌鬼。”后来景洪农场举行建场50周年庆典,很多知青回来,还专程去看我父亲,见面却亲热得不行。

父亲个子不高,却有着坚实的、可以依靠的臂膀。他不善于表达心中的情感,我从未听到过他温暖的话语,但在我不曾在意的地方,给予了我无尽的温暖和爱。父亲,让我最难忘怀的,是他宽厚的脊背,承载着我一路人生的温馨。小时候,我跟着父亲走路去场部看露天电影,走不动了趴在他背上回家的情形,至今是我心底最深的眷恋。

父亲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求学的心从没止步过。识文断字,都是他后来自学的。他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除了自己自学识字,还要求我们兄弟姊妹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农场工资低,一个月工资三、四十元,不论家庭经济如何拮据,父亲都尽力支持我们读书求学,他和母亲省吃俭用咬紧牙关,养猪卖钱给我们筹集学费、生活费。能在当时那种困难的条件下,义无反顾地送我们读书,供出三个大学生,不仅需要远见、胆识,更要有坚韧的精神。我的同学就有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早早辍学参加劳动了。就这一点而言,父亲又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的人。

如今,父亲的党龄有58年了,比我年龄都大。80多岁高龄的他,依然每月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还记得刚上大学,父亲就让我写入党申请书,选择学法律也是受他的影响。父亲对自己,对子女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因为是家里的老大,父亲对我要求就更严格,经常教育我:“一定要行正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一直谨记着父亲对我的教诲,走正路,行正事,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父亲并不是优秀的人,像大多数人一样,身上也有不少毛病:脾气急躁、嗓门很大、不爱干净……他现在年纪大啦,经常喜欢回忆:“那年我们修建景洪老大桥,发高烧40度都咬牙坚持下来……”每当我走过那座凝聚着父辈心血的景洪老大桥,仿佛就看见父亲修桥时坚毅的背影。如今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我常常会想起父亲,他成了我学习的榜样。2018年转隶到监察委员会时,我还特意跟他报告,虽然他听不明白什么是“转隶”,什么是“监察改革”,但仍然一再叮嘱我“要时刻记得自己是个党员”“一定要走正路”……

思及此,抬头望向天上的那一轮明月,就如同父亲就在我身旁;此刻,月的光辉,就这样照进了我的心头,如父亲的慈爱,暖了我值守的心。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  (景洪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肖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