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传家宝

来源 :西双版纳州纪委州监委| 浏览量 : | 发布时间 :2021-07-02 17:21:24 | 【 打印正文 】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家里储物柜抽屉里一堆黑白老照片下,发现了一本有点老旧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我怀着好奇的心,轻轻拭去表面的霉尘,翻开些许泛黄的书页。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扉页上,便看到了爷爷用钢笔写下的“听党话,跟党走”这六个方方正正铿锵有力的字。

我轻轻抚摸着这质感略显粗糙的小册子,记忆中的往事仿佛花瓣似的,一片一片地掠过我的眼前。

记忆中,爷爷就像一部极富传奇的书,这传奇不仅在于他的不平凡的经历,而是在于他的生命历程对我成长的影响。

爷爷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生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桂花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不同于其他多子多福的农村家庭,他幼年丧父,母亲为了生计只能长期在地主家帮工。作为长子,年少的他照看着三个弟弟妹妹,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清苦日子。

记得爷爷说过,有一年冬天,家里的粮食都吃完了,母亲也迟迟未能从地主家带回粮食。几兄妹实在饿得不行,便把用来做柴禾的黄豆荚整个重新翻了一遍,找出十几颗豆子,炒熟了分食,就这样又撑了两天。直到母亲带着粮食回来,一家人才得以度过那个无比寒冷的冬天。

每每说起这段往事,爷爷眼里总会噙着泪花,嗓子哽咽。饱尝艰辛的他,养成了一个特别爱惜粮食的习惯,总是告诫儿孙们生活要节俭,饭菜合口味能吃饱就行了,不要挑肥拣瘦的。

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长期剥削、压迫村民们的地主老财被解放军赶下了台,爷爷一家终于种上了自己的土地。

感念党恩的爷爷,便和众多热血青年一样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的那些年,爷爷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军人品质。思想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经过组织的考验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听党话,跟党走”这六个字,便成了他做人做事的准则,这本小小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常伴他左右。

1955年的时候,遵照上级关于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定,爷爷和其他复转军人一起来到西双版纳勐遮坝建设黎明农场。这些曾经保家卫国的战士们,用他们握过钢枪的双手在沼泽遍布、杂草丛生的荒坝上,硬生生开垦出一片又一片谷丰果香的绿洲。为后人书写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他们的到来,就像一粒种子撒向泥土,令四季充满了希望。

伴随着农场的发展,爷爷也在不断成长。因为是贫下中农出生,又是转业军官,还是共产党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于是提了干,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他对妻子、子女的要求却是“低调宽厚”做人。他从来没有给予自己的子女任何特殊关照,家里人也牢记爷爷的嘱咐,从不干预他的工作,从不给他添麻烦,更没有因为是党员干部的家人而自恃高贵,出风头,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搞特殊化。

在我记事时,爷爷正直花甲之年,已经退休,可依旧精神十足。闲暇之余,喜欢叼着烟斗,一遍遍如数家珍地向我讲述那些年在部队、在农场奋斗的故事,以此来激励我好好学习。同时,他还非常喜欢看军事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像潘东子、嘎子哥这些经典的红色电影角色给小时候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从唱着少年先锋队队歌,到佩戴上团徽,完成了从一名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的蜕变。但爷爷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我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是我家的‘传家宝’,我今天交给你。”在我参加工作那一年,爷爷将他珍藏在身边的那本《中国共产党章程》送给了我。我知道这是爷爷的玩笑话。但爷爷的这一生,可以说完全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这本小小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见证了爷爷不变的党性。

虽然爷爷已经离开了我很多年,但他言传身教谱写的淳朴家风一直激励着我,教育着我,是他所留下最宝贵的传家宝。

如期所望,后来,我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几年后,我又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如爷爷所愿,不断努力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现在,我理解了爷爷的教诲,理解了爷爷的苦心,也明白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本书,自己便是这本书的撰写者。过平平淡淡的日子还是轰轰烈烈的生活都无关紧要,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唯有充分释放自己的能量,用自己的所能,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人生的意义才能持续而长久。(勐海县纪委县监委  吴鸿||责任编辑 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