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那年芦花开

来源 :西双版纳州纪委(new)| 浏览量 : | 发布时间 :2017-11-29 17:02:23 | 【 打印正文 】

发布时间: 2017-10-23 11:00:18 来源: 保山市纪委 

我的家乡,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那里有条河,河水很清,鱼也很多,河边密密麻麻都是芦苇。少小离家,数年未归,最难忘的就是那条河,那条开满了芦花的河。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于我而言,乡愁,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我在河的这边,母亲在河的那边。遥寄这乡愁的,是一根细细的芦杆,一朵白白的芦花。

今年,几经辗转,我回到了家乡。奔波于工作交接一周有余,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于是,动了回家的念头,想去看看,看看那小河、看看那芦花、看看那过去的事。

说走就走,我和女儿便开始踏上了回家的路。小孩子总特别容易兴奋,一路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倒不觉旅途沉闷。

芦花,在我国古代已有记载。《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的蒹葭就是芦苇,“苍苍”则是指芦花开时的盛景。年幼时读书,每每读到这首诗,大家便都在想幻想着“蒹葭苍苍”的盛景,憧憬着那位伊人。我,何其幸运,得以生在这样的盛景之中。

远处,芦花已经盛开,一条河畔全是白茫茫一片。一团团、一簇簇,延伸到天边,分不清哪是芦花,哪是白云。无意闯入的白鹭,还来不及停歇,便与芦花浑然天成,寻寻觅觅间竟毫无踪迹了。

近了,更近了,我依稀听见了河水流动的哗哗声。是的,梦中的小河到了,那片芦花就是最好的标志。得益于老天的偏爱,这里的芦花开得格外繁盛,密密麻麻、纷纷扬扬,河岸、田埂一眼望去,全是芦花,就连种着庄稼的田头地尾也都长满了芦苇,好像特意为之一般。那开满芦花的地方,就是我儿时的乐园,它承载了我童年的梦,它窥探了我的每一次小小的心愿。

犹记小时候,我和小伙伴最爱钻芦花窝了。那时物质生活还很贫乏,农民日常收入仅够温饱,没有多余的钱用于消遣,所以,大家童年的玩具少之又少。而“跳皮筋、方块阵、丢沙包”之类的游戏于我们而言都早已玩乏了,唯有那芦花窝,是永远钻不够的。只需两人以上,我们就可以在芦花窝里玩出多种花样来,“躲猫猫、打游击、过家家、扮新娘……”每次,总在大人的千呼万唤中,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然后拉钩约定:“明天再来”。芦花窝,让我们的童年变得缤纷多彩。

女儿从未见过如此茂盛的芦花,兴奋的跑入,小小的身影淹没在芦花丛中。扯扯这枝,闻闻那朵,不时做个鬼脸。才一会,女儿的头上、脸上、身上便都沾满了芦花。好在,这花无味无毒,倒也乐得个开心自在。

乡下的天空总显得那么蓝,蓝的纯粹、蓝的干净,没有浓墨的渲染,没有重彩的刻板,一切显都得那么自然,就连白白的云彩都成了蓝天的陪衬,一丝丝、一缕缕,就那么悠闲的飘着,与河边白白的芦花倒成了影,别有一番情趣。

依稀可见半轮圆日,光影晕染了整个世界,山变得朦胧,叶更加婆娑,点点色彩倒映在河中,河水斑驳、光怪,不时泛起的波纹晕开去,层层伸向远方。风起,晕开的波纹被吹散,变成一个个小气泡,消失于无形。晕开、吹散,晕开、吹散,轮回间,彼时的河水已流远。唯有无意跌落的乱石,惊起涟漪无数。

回到家,母亲端来一碗用芦花熬的水,让我趁热喝下,说是可以清凉解毒。母亲说,其实芦花的功效很多,比如烧成灰后,吹进鼻子里可以止血;手脚跌伤出血,可以把芦花捣碎后敷上,片刻即可止血,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储存上一些芦花以备不时之需。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普通的素菜,说不出哪里好,就是全身都感觉酣畅淋漓,食欲大开。独特的美景相伴,浓浓的亲情环绕,这大概就是普通的素菜变成了美味大餐的原因吧。

夕阳西下,与母亲告别,提着大兜小兜的土特产,我显得特不好意思。母亲送我到河边,古老的石桥静静而立,落日的余晖照在河水上,芦花渡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母亲的发丝被风吹起,与芦花缠绕在一起。我慢慢走远,母亲那瘦瘦的身影越来越远,但我知道,她永远在我心中,一如那永开不败的芦花。

平凡中透着高贵,普通中显出圣洁,那个人、那条小河、那片芦花,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段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