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一句闲聊话 “牵”出一窝“鼠”

来源 :西双版纳州纪委| 浏览量 : | 发布时间 :2016-06-17 10:20:23 | 【 打印正文 】

    “我不是低保户,也从未申领过低保金。”这是勐海县勐海镇沿河社区一户主与县纪检监察干部闲聊时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说者无心、令听者有意的这句话却“牵”出了一窝“鼠”。
    事情得从一封群众匿名举报信说起。2015年1月15日,一封群众匿名举报信寄到了勐海县纪委书记办公室,来信举报勐海县沿河社区主任、党总支书记刀某某作风霸道、独断专行,财务不公开,长期吃空饷。举报引起了勐海县纪委的高度重视,立即派出3个调查组展开调查,调查组采取抽查、入户走访和到信用社查找相关凭证等方式进行核查,却未能核实举报内容属实。
    正当核查将要无果而返时,一位户主不经意的一句闲聊话引起了调查组人员的警觉。该户主说:“我不是低保户,也从未申领过低保金。”然而,调查组手中在册低保户名单中却明确记录着该户一家3口人均已享受低保,时间从2008年第二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这6年中他竟然不知道自己是低保申领户,也从未领取过分文低保金。
    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和直觉,“套取”“虚报”“冒领”等字符不断浮现在调查组同志的脑海,此事绝不简单,一定存在问题,必须进一步从源头深挖,让真相大白。调查组组长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县纪委书记李诚忠作了汇报。李诚忠当即表示:“扩大排查范围,深挖细查,不能漏过每一户低保户,如果发现虚报冒领等行为,要严查快处,绝不姑息,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请问你家是低保户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取低保金的?”“每个月的标准是多少?”,调查组根据低保户名册,对3个社区800多户的低保户逐一进行了“地毯式”排查。经过两轮艰苦细筛甄别,初步排查出了大量“异常”低保户,并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沿河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刀某某等5名社区干部身上。
    2015年2月,县纪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对沿河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刀某某等5名社区党员干部立案审查。
    “你分管低保工作期间,低保户的领取存折、卡是否都发放到低保户的手中?有没有代领情况?”
    “我们都按照低保花名册电话通知低保户来领取存折或卡,没有委托他人发放过,全部都发到低保户手中,不存在代领和冒领的情况。” 调查谈话一开始,刀某等5人想方设法掩盖事实真相。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如实交代问题,要相信组织会实事求是地作出处理,不要一错再错。”经过多方耐心细致的思想说服工作,刀某等5人终于如实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至此,蚕食社区群众利益的一窝“鼠”被“挖出“。
    经查,刀某等人冒用本社区5名低保户(其中一名已过世)的名义,共领取15名“低保金”和廉租住房补助22.81万元,并将其全部占为“己有”。
    2015年3月,勐海县纪委研究决定,给予刀某等5人开除党籍处分,并将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等待他们的将是身陷“囹圄”和深深忏悔。
   “真看不出来,也想不到。他们连发给困难群众的低保金都敢装自己腰包。纪委‘打虎’‘拍蝇’都延伸到咱们社区了,我们社区百姓双手赞成。”勐海县的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此案虽已落下帷幕,但折射出的是,“蝇贪式”微腐败对群众是“大祸害”,“小官”腐败直接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部分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将低保金和廉租住房补助金作为敛财工具,雁过拔毛,从中渔利,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小官巨腐”等基层腐败问题,莫让蚊蝇硕鼠伤透民心,挽回的不仅仅是群众的经济损失,更是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务实举措,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勐海县纪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