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没想到,都过去14年了,还能将连某侵占集体的钱追回来,县纪委监委还专门来村里退还……”近期,在当地村组干部、群众的见证和监督下,勐腊县纪委监委将曼边村委会新寨村小组原组长连某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的7.5万元集体租金退还给集体,对问题调查处理结果进行公开反馈答复,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让群众感受监督守护农村集体“三资”成果。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围绕农村“三资”管理、基层微权力运行等问题,统筹协调监督力量,通过开展全面清查、查处重点案件、解决突出问题、健全机制制度等方式持续在提级监督、靶向施治、协同联动上发力,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2023年,在开展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的基础上,州纪委监委制发《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一肩挑”人员监督试点工作方案》,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选取12个集体“三资”密集的村(社区),聚焦“一肩挑”人员管理进行试点监督,健全“三张清单”、明确“四个责任”,探索规范“微权”、管好“微官”、严惩“微腐”的基层监督新路径,推动“三资”底数更加清晰、处置更加规范、公开更加透明。景洪市纪委监委坚持建强队伍看牢“三资”,对110个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人员信息进行采集,建立2291名监督对象信息库和廉政档案,选聘321名村(社区)集体“三资”监察联络员,对“微权力”“微收入”“微工程”开展贴近监督。勐海县纪委监委集中调研监督排查“三资”,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走访调研,对2022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查整治进行“回头看”,移送问题线索9条。勐腊县纪委监委深化蹲点监督守住“三资”,联合组织、财政等6个部门开展蹲点监督,以发现的29个问题为抓手,推动行业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三资”管理培训5期177人,完善农村“三资”有关制度19项,运用“监管+监督”双模式,推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挖彻查存在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乱象背后的监管责任与纪律问题。
同时,为充分发挥县级纪委监委“业务强”、乡镇纪委“衔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情况熟”等优势,州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纪委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县级纪委监委以挂钩联系、蹲点调研等方式加强对乡镇纪委工作指导,乡镇纪委按照地域相近、方便统筹的原则,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党组织纪检委员整合编组,组织开展“交叉监督”“专项监督”,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检查。
“非常感谢州委巡察组,帮我们村追回了拖欠13年之久的集体资金,挽回了村集体经济损失,要不是你们来巡察,这些钱不知道还要拖欠多久。”今年以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发挥“室组地”联合办案、“巡乡带村促县”作用,严厉惩治村集体“三资”领域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金管理使用中损公肥私、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截至目前,全州共受理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130件,办结64件,查处13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追回被拖欠集体资金26.73万元,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3.59万元。
“村(居)‘三资’管理重自治轻法治,是极容易产生‘微腐败’的领域,我们将紧盯‘三资’管理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对农村(社区)‘三资’‘家底’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全面起底,以此倒逼有关方管好‘三资’责任田,着力构建完善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体系。”州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范松梅 姜大炜 || 责任编辑 谭蓉)